离婚怎样起诉:涉外离婚怎么起诉

离婚怎样起诉:涉外婚姻和非涉外婚姻有一定的区别。每个地方的风俗、人文、教育环境都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地方对婚姻的规定也不一样。那么,在中国,如何起诉涉外离婚呢?让我们看看下面和小编说的话。

涉外离婚是指因涉外因素解除婚姻关系。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都允许离婚,但不同国的法律对离婚的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在世界范围内,离婚法的冲突主要由不同国的国际私法来规范。那么如何起诉涉外离婚呢?让小编为大家介绍相关内容。

一、离婚怎样起诉——起诉涉外离婚及委托律师、诉讼代理人应注意的问题。

1.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除非不能表示意愿,否则仍应出庭;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2.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应诉,需要委托律师代理的,必须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

二、离婚怎样起诉——当事人应该去哪个法院起诉涉外离婚?

在涉外离婚诉讼中,如何确定法院的管辖权,即在哪里起诉,是当事人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中国法院的规定,涉外离婚诉讼的管辖权一般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1)法院对涉外离婚诉讼的一般规定

属地管辖的一般原则应是涉外离婚案件中的“原告为被告”:“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其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法院对涉外离婚诉讼的特别规定

1.对不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人提起的涉及身份关系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其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在中国结婚后,定居国外的华侨,以其受婚姻缔结国法院管辖为由,不被离婚诉讼缔结国法院受理。当事人双方回国请求人民法院处理的,可以由原婚姻登记地或者被告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受理。

3.对于在国外结婚定居的华侨,人民法院原则上不受理此类离婚案件。东道国以当事人国籍归属为由拒绝受理,双方当事人回国请求人民法院处理的,可以由被告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受理。

4.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另一方居住在国内的,国内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有权管辖离婚诉讼。外国当事人向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被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5.中国公民双方都在国外但尚未定居,一方起诉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6.涉港澳台离婚案件的管辖,按涉外案件处理。

三、离婚怎样起诉——起诉涉外离婚时,当事人应向法院提交哪些文件和证明材料?

涉外离婚中,无论是双方自愿离婚还是一方要求离婚,一般较好通过诉讼程序,以中国法院判决的方式离婚。这是因为有些只承认法院判决离婚。双方达成协议后,有的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为双方完成离婚手续。

原告起诉涉外离婚时,应当向法院提交下列材料:

1.身份证明;

2.结婚证;

3.护 照(外国人需经本国公证机关公证,并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

4.在中国的居留证明;

5.民事起诉书;

6.委托书;

7.书面意见;

8.相关证据材料。

以上4、5、6文件:原告不能出庭的,需经居住国公证处公证并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直接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

当上述材料为外文时,必须附上准确的中文译文。

四、离婚怎样起诉——国外离婚诉讼通常需要多长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家庭婚姻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普通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但是,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限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涉外离婚案件所需时间通常为:

(1)立案:人民法院收到申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2)送达期限:诉讼文书由外国当事人送达的,送达成功会更快;否则,人民法院采取邮寄或公告的形式需要六个月的时间。

(3)答复期限:30天。

(4)缺席审判的,裁判文书应当公告送达六个月。

(5)上诉期限:30天。

如果对方不配合诉讼,故意用法律程序拖延时间,期限可能会延长,所以当事人一定要把握好时间问题,争取尽快解决离婚带来的麻烦。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如何起诉涉外离婚的内容。在不同国籍当事人(包括无国籍人)离婚问题上,我国采取法院地法原则,适用法律为受理离婚案件所在国(地区)的法律。

江苏苏源律师事务所主营业务有婚姻律师咨询,我们有专业的南京离婚律师、房产遗产继承律师。想了解离婚怎样起诉、离婚协议书如何编写、离婚孩子抚养权归属、夫妻离婚房产怎样分割、离婚怎么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等问题,可以致电咨询,我们提供律师咨询免费、离婚律师咨询免费服务。江苏苏源婚姻律师团队由江苏苏源律师事务所张明明律师组建的以婚姻继承以及家事案件为业务特色的专业律师团队。目前,我们接受世界各地当事人的委托,专注于处理婚姻、继承、遗产信托等案件。欢迎您选择本团队专业家事律师为您出谋划策。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通过微信咨询律师: